专访孟凡浩:设计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编者按

本次UED专访内容中讨论了line+的运营秘诀以及城市空间与乡村振兴的方法等内容。孟凡浩先生解读了“文化赋形,空间赋能”理念,并对中国建筑设计之路怎样走向世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孟凡浩

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杜丙旭

知名建筑媒体人

《城市 环境 设计》(UED)杂志执行主编


以下为对话实录


UED:请您简单介绍一下line+,您是怎样运营公司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孟凡浩:成功谈不上,line+从成立至今第五年,仍然是在摸索的状态。line+的调性理念与我的个人职业经历有很大关系。在成立line+之前,读研加工作七年师从南京大学张雷老师,让我学习到了小型先锋事务所批判性和研究型的工作方式,张老师的国际化学术背景以及对设计的专注度,都让我终身受益。

▲孟凡浩与导师张雷

在gad九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见证并参与了gad从一个专业地产设计机构到综合性头部商业设计品牌的转型过程。直面市场化需求,强调服务意识和设计价值,在王宇虹总、黄宇年总、张微总等商业实战高手的带领下完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综合性商业开发项目,让我学习到了如何控制实施建造的准确性,如何实现空间的品质感和价值感。

▲孟凡浩在gad时期作品“杭州西溪首座” ©姚力

2018年,基于外部形势变化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的驱动,我与我的合伙人朱培栋一起创立了line+建筑事务所,也是想尝试用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探索文化和商业缝合与平衡的可能性。中国建筑设计机构通常分为国有大院、民营大院和明星工作室等几大类,line+算是一个“新物种”,规模适中 项目类型多元,从大尺度的城市公建,人居住宅,酒店到小规模的乡村更新改造艺术装置,我们拥抱时代的变化,乐于迎接各种挑战,回应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现存问题。

▲line+空间赋能展厅 ©潘杰

我认为建筑事务所是人主导的,创始人自身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事务所的工作模式和运营基因,所以每家事务所应结合自身特点去制定发展战略,寻找属于自己的赛道。

做事务所以来,我一直有三个原则:第一,务实的灵活性、扁平化的工作模式;第二,量力而行,只做自己能够驾驭的事儿,爱惜自己的羽毛。第三,遇到不合适的业主和项目及时止损,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相同价值观理念的人和事上。

▲《line+空间赋能》 ©line+


UED:平时您的主要精力是放在管理上,还是放在设计上?

孟凡浩:我的工作更像一个“创意官+品控官”,完全围绕项目为中心,除了看场地、汇报、工地巡查、定材料工法以及一些学术交流等这些必须的出差行程,其余时间就是在公司和各个项目组一起讨论设计本身的事,定概念方向,把控并推进实施过程。可能因为自身管理能力不足,也整不出一套科学客观、适应自身的管理规则和绩效考核体系,所以我对公司一直信奉“抓大放小、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我坚持控制公司规模,坚持以创意为核心的工作范围,不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所以line+一直是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没有多层级的管理团队,商务和行政方面的管理工作是交给与我共事十多年的总经理团队来统筹,公司没有任何线下的周例会、月例会,几乎所有需要我做决策的事情都是在线上或者出差交通工具上移动办公的方式解决。这样我就可以把精力都放在设计上。

▲孟凡浩与团队伙伴一同讨论 ©line+

我认为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由创始人的自身状态而向下传导的。line+的企业文化,就是以设计为中心,像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想做好作品的小伙伴们。我非常珍惜团队的设计力,平时尽可能多和业主决策层直接沟通,找准方向,高效精准地回应问题,解决问题,推进项目,避免团队做无效内卷。

▲孟凡浩给灵隐寺光泉方丈和王澍院长汇报灵隐寺扩建方案 ©line+

▲孟凡浩陪同科大讯飞刘庆峰董事长工地巡查 ©line+

有人问我团队稳定的秘诀,我想大概就是公司里面没有所谓大公司病,没有形式上的管理,而是以项目组方式将小伙伴们串接在一起。活干好了,也就管理好了。

▲孟凡浩与团队在英国访学交流 ©line+


UED:在“line+”的血液里天然存在着打破边界的基因,请您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带领团队实现突破边界的?

孟凡浩:当初起名字时就考虑到“+”的外延与拓展。“打破边界”不仅限于建筑、室内与景观之间的专业边界。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范式,突破传统建筑师的职业范畴,与特定社会语境和政策相结合,整合上下游资源,架构一整套从策划设计到建设、运营、传播的项目运作流程,探索一种以设计为引擎的创新开发模式,使建筑师成为各个领域之间的枢纽和链接,从而实现从“赋形者”到“赋能者”的角色转变。

最近就有一个例子,有业主直接委托我们一个合同额可观的酒店单体建筑设计,但在合作过程中,我发现设计前期的策划和规划环节还有缺失,如果项目就这么推进下去会有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我站在业主的角度换位思考,主动提出暂缓单体设计合同的签订,并且通过策划规划可行性研究来帮助他们重新梳理,从更多维度来看项目的定位和发展,业主也被我们这种从大局考虑不只看眼前利益的做法而打动。

▲莫干溪谷度假酒店 ©孙磊


UED:您最近的一系列实践都是以“文化赋形,空间赋能”为主要策略,请您结合具体案例为我们阐述这一理念。

孟凡浩:“赋形”更多的是关注建筑学本体,“赋能”则是强调建筑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最近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活动,让我感受最大的一点是,欧美现阶段对建筑的社会性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甚至已经超越了对建筑学本体的关注。

▲孟凡浩在剑桥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做演讲交流 ©RIBA、line+

▲孟凡浩受邀出席2023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论坛

©line+

然而,在中国的当前发展阶段,经历现代主义之后,我们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弥补在建筑学本体和高品质建造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经历疾速城市化后的城市更新阶段,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建筑学本体和社会性的同等重要,所以我在实践中提出了“文化赋形(form giving)”和“空间赋能(space empowerment)”两大并行的理念。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 ©是然建筑摄影

 “文化赋形”更多的是对在地文脉的挖掘传承、材料工艺的创新突破、空间形式的叙事表达等建筑学本体议题的关注。比如,我们最近在大理洱海边的一个公共驿站项目,100多平方米的基础建筑,面朝洱海,背靠苍山。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轻介入的地景化策略,对大理的生态气候、场地关系进行回应。

▲大理洱海小邑庄生态驿站 ©王策

建造中选用的毛石、木模板混凝土、木头三种现代材料,是我们通过对地域性风貌现场感知后进行的抽象表达。在我看来,建筑不仅仅是呈现当下,还需要唤起记忆,指向未来,在当代建筑语境和建造逻辑下实现记忆的延续。

▲大理洱海小邑庄生态驿站 ©王策

“空间赋能”强调的是建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释放出的更大能量。我们不仅要能解决乡村遮风避雨的功能需求与居住问题,在提供物理空间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乡村带来了激活和复兴。山东九女峰东西门村从原来无人问津的村庄变成了一个山野度假区,在有了关注流量和商业机会之后,很多原住民开始回归,不仅有分红、租金,还有就业机会,经济上给予农民很好的回报,皆大欢喜。

▲东西门村改造后 ©章鱼见筑

我们当下处于社交媒体时代,建筑本身就具有媒介性,房子盖得好,它自然会有很好的社会反响,进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建筑师可以自己设计任务书,深度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要与真正的终端保持密切联系。不是说每个设计任务都要这么做,但至少是要有这种意识与责任感。

▲泰山九女峰书房泡池 ©章鱼见筑

▲《新闻联播》接连报道浙江东梓关、山东九女峰两个乡村振兴案例


UED:目前,整体的建筑业环境比较艰难,公司现在的运营艰难吗?您是怎样判断这个行业的?

孟凡浩:宏观来看,市场上的“蛋糕”在变小,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个个体公司的蛋糕会越来越小,恰恰相反,近期的市场更加向各个领域头部机构集中。我认为目前淘汰的不是真正优秀的建筑师,而是在单一地产驱动模式下训练出来的画图机器。全能战士永远在市场上是稀缺的。

▲杭州融创金成·杭源里 ©line+

市场终端需求不断迭代变化,为建筑师创造了在广度和深度的双向延展机会。line+从成立之初就追求项目类型多元化发展,不走单一专业化赛道,在市场最热的时代,我们没有去扩张膨胀,而是坚持做一个成一个的精品原则,这个战略如今反而在当下的低潮期为我们铸就了护城河。通过这几年的业绩和口碑的积累,我们有了自己稳定的粉丝业主群,事务所抵抗住了疫情和经济下行期的经营压力,目前还是一个非常健康的良性循环阶段。

▲成都麓湖黑石岛五连墅 ©line+

▲重庆江北嘴金融城嘉润时代 ©赵奕龙


UED:公司的设计案例涵盖了城市空间和乡村振兴,两者的跨度是非常明显的,您是怎样二者兼顾又都做到非常出色的?

孟凡浩:城市和乡村对我来说只是实践地域的区别,我不会对它们做建筑类型和内容上的区分。这其实和当下的趋势是一致的,城市和农村流动性加强,建筑功能业态边界越来越模糊,我正在做的一些项目也都是有关复合场景的需求。

▲科大讯飞全球总部 ©line+

比如,杭州灵隐寺扩建是寺庙+文化交流中心的复合,科大讯飞全球总部是总部园区+校园的复合,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活化更新是古镇+商业+文化的复合,成都卓越·点将台79号是超高层办公+大平层+商业街区的复合。

▲杭州灵隐寺文化保护与提升 ©line+

我们的优势正好在于具有城市和社会性思维,跨越尺度、类型和业态的复合经验,能较好的平衡权利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成都卓越·点将台79号 ©line+


UED:您为什么会把精力聚焦或者转移到乡村中,是因为它现在很“热”么?您的很多乡村项目成功“出圈”,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还为您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这些是在您的预料之中的吗?

孟凡浩:我做乡村建筑比较早,那时候乡村还没那么“热”。在那之前我一直在城市当中做公共建筑、高端住宅等商业建筑。在2016年前后我做了东梓关农民回迁房项目,这是一次在乡村试验,来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环境。与之前的项目相比,是一个反差感特别大、很有意思的项目,但是没想过会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完全是意料之外。

▲东梓关回迁农居 ©姚力

▲东梓关回迁农居 ©胡栋

这个项目也让我意识到建筑在互联网时代除了维特鲁威提到的三原则实用、经济、美观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媒介意义,因此在后续的项目中,我也有意识的会利用这种媒介性去释放建筑的能量。

▲东梓关回迁农居 ©陈曦

▲东梓关村复兴实践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出 ©柳炫竹

▲威双微缩模型展示的8户东梓关村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

村民活动中心的使用状态 ©陈曦


UED:从根本根上讲,您对建筑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您刚刚获得第三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这个奖对您来说有何特殊的意义?

孟凡浩:这个奖项是由著名作家、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老师发起,奖励在中国乡村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做出贡献的人士,虽然不是建筑学领域的奖项,但是各位评委在文化和艺术领域都是非常重量级的。第一届获得者是贾平凹,第二届是王刚,今年这一届主奖领域正好是建筑,我很荣幸被提名并获得最终唯一的大奖。

奖项设立在木垒菜籽沟,虽然是在中国边疆一个极为微小的村子里,但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此次的获奖,不仅是对我们团队的鼓励,更是对我们这些年来建筑赋能乡村模式的肯定和激励。

从浙江东梓关、山东泰安九女峰、贵州龙塘,再到现在的总书记“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余村、宁波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小标本,代表一种类型,我们实践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广,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但我们会坚持用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策略和方法来回应,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任重而道远。

▲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活化更新 ©line+

▲安吉余村中心村区块有机更新 ©line+


UED:您对建筑设计保持“专注”的秘诀是什么?您“热爱”它吗?

孟凡浩:可能我是一个幸运儿,兴趣和职业重合了,因此我还是比较享受当下的工作状态。每一次设计都像一场旅行,去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风土文化、适应不同的气候,遇到各种不确定的事儿,带给你不同的体验。我不喜欢把时间花在重复的、标准化的工作上,更愿意迎接多样的挑战。

▲浙江丽水古堰画乡艺术中心 ©line+

同时,我也发自内心地觉得,有那么多好业主信任我们,我们把设计做好,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责任。看见自己设计的房子产生社会性,为大众所喜爱,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深圳盐田云海驿站 ©line+

▲深圳盐田云海驿站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UED:您在设计具体的项目时候,预算是有限的,您考虑更多的是建筑的功能性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或者艺术属性,二者哪个更多些?如何结合?

孟凡浩:工程造价和建筑的功能性、精神性或艺术性之间不是简单的二元关系,通常都需要具体分析业主的诉求和取向来实现各个方面的平衡。比如,我们在杭州做的威星智能总部项目。在前期和业主沟通时,我们发现工业智造型企业对实用性、经济性、品质感的追求,以及想要建立具有标识性的总部形象的愿景。

▲杭州威星智能总部 ©shiromio

所以在设计中,一方面通过分离交通核的平面策略,形成服务功能的黑盒子、办公功能的白盒子和50米通高的共享中庭,让建筑回归功能主义;另一方面反复推敲建筑外表皮的单元玻璃幕墙设计,来帮助业主建立具有差异化的上市企业形象。

▲杭州威星智能总部 ©shiromio

▲杭州威星智能总部 ©Aaron&Rex

这个项目的造价很有限,但是它所对应的设计思考强度并不低。建筑师应该具备充分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来综合考虑和回应这些限定条件,使得业主资金利用率最大化。


UED:当您在做一些商业类建筑设计时,过程中会考虑到业主后期的运营是否赚钱么?您是怎样处理业主的“无底线”干涉的?

孟凡浩:肯定是要考虑的,这是一个运营前置的思维。我认为设计前期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成本意识,第二是运营前置。我们的业主往往都是专业型和学习型,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如何和业主对话?如何得到业主信任?

▲飞蔦集·松阳陈家铺 ©杨光坤

当面临业主可能的过度干涉时,我们会主动沟通,了解到他们更深层次的诉求,寻求平衡点。好作品也源自建筑师的坚持,有一万个理由让你退缩,关键在于如何坚持,不是盲目坚持,是有技巧的坚持,有进有退的坚持。

▲飞蔦集·松阳陈家铺 ©唐徐国


UED:现在国内建筑高校面临很大压力,对于当下的建筑学专业的学子而言,应该在国内学习还是出国留学呢?您有什么建议?

孟凡浩:我觉得在哪学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怎么学,如何学?近两年国内一些学校面临建筑学学生招不满的问题,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供需层面的问题,就像以前外科医生非常热门,外科医学的录取分数线最高,现在牙医更受欢迎了,牙医的分数线也随之上升。所以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建筑教育体系和课程计划应该是具有差异化,培养不同领域和发展方向的建筑专业人才,与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而不是采用单一的模板化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泊心域社区邻里中心 ©夏至


UED:您如何看待建成与未建成。

孟凡浩: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且凝聚了团队的心血,所以都象自己孩子一样,有其独特性。我是一个实践型的建筑师,宁可实现一个90分的建筑也不要一个100分却无法实际落地的建筑。在项目落地的过程当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有些设计可能会打折,但我是建筑师思维,我认为每个建起来的房子都会有遗憾,但没有建起来才是最大的遗憾。

▲“砖的N次方”跨界装置在2023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

©是然建筑摄影、line+


UED:您是否有比较“膜拜”的伟大建筑师? 

孟凡浩:我欣赏的建筑师很多,但并不一定就是局限于成名的大师,包括国内一些年轻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中也会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算大家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是相似的,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多元的,有自己那片土地生长出的一种生命力和时间沉淀的厚度。

▲渔乡茶舍 ©夏至


UED:您觉如果要在当代世界建筑史上留下更多中国人的身影,我们的中国建筑师还需要做哪些事情?

孟凡浩:在当下,国内外都处于一个百年之大变局的时代。对中国建筑师来说,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西建筑体系的差距,在建筑学本体上我们整个行业还需要去补课完善;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因为我们在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都足以说明中国是非常生动多样的全球建筑试验场。中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还需要建立起根植于本土文化体系的理念,以一定的文化自信进入国际视野。

▲杭州灵隐寺文化保护与提升 ©line+


UED:感谢孟总接受UED的专访,通过对您的专访,我总结出您成功的三个关键词:服务、专业、责任。衷心希望中国的建筑师,起码我们这一代建筑师能够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UED接下来要做中国青年建筑师,也是想要为此尽一份力量。国外的建筑师认为中国当代没有自己的建筑,他们认为我们在抄西方的语境体系。UED在做的事情是要推动中国的建筑师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