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南京-香港-建筑巡回展「连接大都会」

南京站 10 月 21 日揭幕

同场举行专题研讨会 与两地大师级建筑师互相交流

▲活动现场

(中国南京 – 2023 年 10 月 18 日)「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 连接大都会」吉隆坡–南京–香港<建筑巡回展>(<建筑巡回展>)由香港建筑师学会双年展基金会主办、香港建筑师学会为合作伙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创意香港」)为主要赞助单位。 <建筑巡回展>首站已于七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圆满举行,而南京展览将与江苏省香港商会合办,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及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为南京展览支持单位,由 10 月 22 日至 11 月 6 日于南京市中心建筑地标- 金鹰世界举行。

展示香港独有城市形态与平衡美学

探究如何应对未来空间规划的挑战

<建筑巡回展>由三位策展人共同策展,分别是朱海山教授建筑师、张凯科建筑师及陈正芹先生。是次南京站展览将会展出 16 组由中国香港建筑师及不同专业团体创作的展品,为回应主题「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策展团队把展品以配对形式展示,以突出对比鲜明的展览体验。展览设有特制互动展示装置,让观众可随意于各个展品中穿梭,使不同主题的作品能进一步互相呼应。

策展团队以中间元素为题贯穿整个展览,邀请了不同年龄层的参展者,以中国香港建筑师的视野分享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连系,分别以元宇宙科技、多媒体播放、互动装置、视觉创意等不同形式的展品,探讨中国香港与众不同的建筑文化和独特的城市形态。策展团队表示:「回顾中国香港过去 25 年来之城市发展模式,经历着不同规模的基建与创新项目,不同层面的『中间元素』(“in-between”)由此产生。 展览藉着探索中国香港社会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为大家重

现被隐藏在社会里的'中间元素',同时展示当中蕴藏的对立力量,是如何塑造中国香港新旧共融,肌理交织的独有城市景观。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对外呈现中国香港的城市发展美态,结合着变化多端的不同元素却互相融和;亦借此让业界及大众共同反思中国香港的未来发展去向,如何在城市规划方面迎接将要面对的挑战。 」

南京展览完结后,<建筑巡回展>的最后一站将以回展的形式,于 2024 年 2 月 23 日至 3 月11 日在中国香港中环街市举行。 展览详情及动向将适时在官方网站及社交平台上公布。

官方网站:https://hkiarax.com/KLNJHK/

<建筑巡回展>将于南京展览开幕礼当日及翌日(即 10 月 21 及 22 日)于展览现场举行两场专题研讨会,并邀得多位来自中国香港及内地的大师级建筑师为演讲嘉宾,同场更设问答环节,以促进香港及南京两地于城市建筑范畴上的交流,免费入场。



策展理念:


过去 25 年来,各大小基础建设项目的建造和创新为我们城市带来了正面的演进。 强调高密度的、乌托邦式的城市发展和更新模式成为了中国香港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

然而,在这发展的模式下,不同层面、尺度和时间都市现象却应运而生,使其「非单一化」。对于这些「非驴非马」、「中间落墨」(the “in-between”) 的景观,我们可以不同的概念去理解和定义:如空间权力(私人/公共,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等)、二元性(自然/人造,喜欢/不喜欢等),结构性(不同规模/层次等)或心理(主观性/客观性,感性/理性等)等。 这些景观和现象促进城市间有形及无形上的自生互动与联系,将空间、时间和人结合起来,构成了今天我们独特的城市面相。

是次展览邀请了 16 组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以不同形式探讨中国香港独特的建筑条件,并对这座城市里的中间元素作出想象和诠释。 展览揭示被忽略的城市现况,例如后巷、楼梯底和唐楼天台等。 这些空间被多样化规划,于无形中转变的同时亦保留着丰富的文化气息。 部分以实体状态的形式存在,有些则存在于虚拟世界中。 这些中间元素促进社会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连接了空间、时间和人,形成了城市内的不同层面。 同时亦展现当中蕴藏的对立力量如何塑造香港独特的城市景观,例如新与旧、东西方文化、天然与人造等,体现「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于独立层面上,每项展品各自透过不同表达媒介,反映出多元空间现象;于整体展览而言,透过不同年代建筑师之媒体运用和城市探索,反映出建筑界的研究领域正在随时间而转变。

全凭实证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香港才能持续地由内而外的不断扩张,创造社会连结及文化孕育。 策展团队希望与参展商共同引发大众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回应主题「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 连接大都会」。

「“in-between”在时间轴上代表一种『转变中的、常变的』状态。 是次展览的展品将时间定格,展示不同的维度交织出来的城市景观。 」- 朱海山教授建筑师

「“in-between”含有『介乎中间的、非两极化的』的意思;在都市更新过程中,『有机的、自发的』都市行为往往丰富了『由上而下』的发展模式的单一性。 」- 陈正芹先生

「“in-between”描述『位于两个极端或类别之间的某处』;它可以是密集都市中的开放空间,也可以是临时的、非正规建设的代名词。 」 - 张凯科建筑师


策展团队:

朱海山教授建筑师(图中)

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中国(一级)及香港注册建筑师。 朱教授是香港珠海学院理工学院院长及建筑系系主任,他于香港大学接受建筑教育,并以国际扶轮大使学者身份完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 他的研究主题为如何把非正规的城市现象融入当代的建筑和都市学理论中。 他曾策划多个建筑展览及活动,包括 2018 年在东京展出的「超越高楼 — 从建筑探索香港展览」 、2015 年在台北展出的「筑.迹-香港建筑展」*及2015、2017 及 2019 年在香港举行的「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论坛及大奖」*等。

陈正芹先生(图左)

睿凡设计的设计总监及仲量联行的建筑主管。 陈先生曾就读于香港大学(一级荣誉)、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最佳工作室奖),他的论文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长奖。 陈正芹先生专注于建筑对公共领域的影响,获得世界建筑节、四十骄子等荣誉。 自2016 年起,陈先生开始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除了在各大院校任教之外,陈先生获委任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节目与发展委员会委员。

张凯科建筑师( 图右)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香港注册建筑师及认可人士,现为周德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他于香港大学完成建筑学士及硕士学位后,一直专注于建筑设计及项目管理,并于 2022年获得四十骄子荣誉。 他的作品曾多次于威尼斯双年展及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香港)*展出。 此外,他亦努力以其专业身份服务社会,除了担任现届香港城市设计学会理事外,还代表香港建筑师学会于海滨事务委员会担任副委员一职。


参展作品 

(排名不分先后)

01

数码共同体:元宇宙工具于公民设计科学在香港的应用


吴正研、李玥纯、朱殊同、徐冰格、叶洁雯、梵敏渊

香港拥有独特并多元的文化和城市环境,在公共空间设计和规划方面,如何能发挥集体潜能,通过共创方式重新定义何谓「康文」

「数码共同体」是一个跨代共融设计研究项目,将元宇宙科技——社区游戏化和沉浸式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带进公共屋村。透过一系列共创工作坊,此项目邀请居民、设计师和公共机构人员成为研究拍档;数据、信息和科技是集体决策中的宝贵资源

,项目旨在研究并促进数码科技的协同管理效应。通过与当地社区中心合作,达成跨学科沟通和跨世代共融、加强社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参与者背景的多样性让大家深切体会到融合不同年龄层和行为能力用家的空间需求所存在的挑战,并突显了协同科技的社会价值,以及结合专业知识和民间智慧、塑造共同语言的重要性。

研究成果弥合了展览主题“in-between” ——物理和虚拟现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设计师和用家的融和——共同探讨高密度城市课题、以及参与式设计和社群实践的潜能。通过增强科技兼容性和包容性,项目展示了市民并不只是被动的研究对象、更可以成为知识生产的积极贡献者——公民设计科学。

▲数码共同体 

02

重塑环境之美:原型模组设计


黄玉天、冯智恒

这项目以一座位于青衣的新市政大楼作样本。通过研究环境、人口等数据以及市政服务提供的可能性,一个提供多元化社会和绿化环境的设施的园林建筑就此诞生。

此项目「漩·园」展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每种环境和建筑类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从空间和其用途分布,以至每个空间的物料应用,都与附近的每种类型的建筑或景观互相紧扣。例如,在「漩·园」中,可步行的螺旋状屋顶和坡道连接着相邻的海滨长廊。重视附近现有的城市景观以及用家的需要除了能增加灵活性外,还能透过回应不同持份者的需求和配合城市的远线发展来确保多样性发展。

▲重塑环境之美

03

香港真好玩系列之【玩转两极】


陈丽乔、雅桥创作室、虚易科技

香港以其极度稠密的都市、多姿多采的面貌,又同时拥有全球面积比例最大的郊野公园而驰名于世,作者将城市有趣而奇特的面貌,演绎成十八首打油诗【香港十八绝】,并通过这展览中的多件玩具,尝试将塑造城市的对立力量和元素,形成的三种关系,包括互补、共存、平衡,展现出来,同时作为作者早前【香港真好玩】艺术创作系列的延伸

▲香港真好玩系列之【玩转两极】

04

爱群


爱群理发一川建筑师事务所、浪长洲

香港之街道,新旧共融,肌理交织,建筑共生,形塑独特街区。无可置疑,变迁乃进步之源,惟忧昔日情怀之湮灭。城市修饰日新、经济衰退、职场万变、人口年迈,今日之景消逝之势,不可想见。我们正目睹一意义重大之景象:文化与传统行业之缓缓落幕的黄昏。

湾仔爱群理发,历六十载。粤式传统巷弄理发店,余极稀有。故刘师父所创,子嘉诚承袭其艺。日新月异的世代,店铺仍得以原貌幸存。自此,我们以爱群理发为起点,邀请主办机构 主要赞助机构 合作伙伴 合办机构艺术家与设计师创作,映刻回忆之情怀。我们亦储存店铺之 VR 虚拟实境档案,纵使现实消散,影像仍可世代永存。

展览、画家讲座、表演、工作坊与著作将徐徐展开,我们将同这座城市共同诉说一地、一艺、一家之故事。同时,爱群计划提出一种城市保育与集体回忆存档的替代方法,亦开启了全新的传承革新之旅。

▲爱群

05

香港战后公共建筑的中国气息 1950-1997- 现代主义与东方主义的交融


傅逸谦 (主要研究者及摄影师) x任嘉杰(图片支援)

在香港新市镇散步时,我们会发现石屎塔楼之间夹杂着很多中式建筑元素。然而,有人会困惑为何这些手法套用在现代功能的社区空间,并认为它们的建构比例都和真实的中国古建筑有差别。但正是这种违和感,界定了香港现代主义城市空间的在地形象。

因此,本展品旨在展示「香港战后公共建筑的中国气息」为一种香港广泛应用的建筑风格,追溯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兴建的公共建筑在设计上如何加入中式元素, 并解释香港的战后建筑如何在全球设计思潮延伸。

▲香港战后公共建筑的中国气息

06

混凝土森林下的香港街景构想


郭永禧

香港不仅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大都市,游人可以在其中探索这座城市不同的都市设计潜力

从旧城肌理的角度,我们可以探索未来的城市空间并反思过去与未来的和谐。这城的人和事、繁荣的文化以及历史事件塑造了这城的独特处,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而且还告知我们如何塑造未来。

▲混凝土森林下的香港街景构想

07

器非器 2.0


林灏泓、刘颂铭

器非器 - 人以器容载自然,以追求「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之趣,然而器物间之关系是否牢固而一成不变?

在倡议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设的 21 世纪,城市作为容载人类活动最大的人工物,除了以数据化的考量增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我们尝试以不同的思考方式,重新审视人工与自然共生的可能性。

器非器 以不同状态、尺度的人造物比喻城市,制作出一系列的装置,探讨人工物与自然物的边界,主从与正反关系,探求两者共生的和谐状态。

▲器非器 2.0

08

静谧之间: 探索香港后巷的都市迷宫


江贝诗、胡晞岚

香港的小巷和后巷经常被忽视,但在城市的城市景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些空间独具特色,其狭窄和封闭性质创造了一种亲密和隐蔽感,使每次访问都是一次崭新的发现。它们在空间比例、布局和高低起伏上的不可预测创造了一种神秘感,即使是当地人也无法预测前方的情况。

香港的小巷内藏有各种隐藏的宝藏。有些小巷隐藏了没有街道编号但却有水电供应,甚至邮政服务的铁皮小屋。还有一些通过后门才能进入的楼上商店,甚至一些隐藏在公共小巷梯下的秘密房间。小巷内的空间似乎停留在另一个时空,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空间,充满了有趣的发现。

我们的展览旨在发掘和展现香港小巷及其隐藏的独特之处和吸引力。我们计划创建一个身临其境的装置,捕捉和展示探索这些隐藏空间的体验。通过我们的展览,我们希望促进对这些常被忽视的空间的欣赏,并认识到它们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

▲静谧之间: 探索香港后巷的都市迷宫

09

[urban candy] shop 连接中…


一口设计工作室

[urban candy] shop 为你搜罗隐藏于[数据]城市中的糖果,邀请大家在细味品尝的同时,以全新角度去探索城市中的议题。12 款糖果,定有一款啱你口味!即刻试下~

不过,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建筑师亦要讲[数据]?数据无时无刻在你左右,它有独特的力量,同时亦可以为你我关心的城市带来一些小确幸。

我们希望与你分享不同城市间看似微不足道却很重要的大小事,通过数据故事跨越边界。 更希望与你探讨不同城市议题,一同以数据力量发掘社区!

▲[urban candy] shop 连接中…

10

文物建筑之间的泛空间与负空间


 马祖辉、陈乐晴

“Curtilage” (泛空间)是指围绕着居所周围的空间和建筑物,这名词通常与英国的受保护建筑物相关。在香港,所有的活化项目都包含着这些「泛空间」(围绕着文物建筑的开放空间),但我们往往只集中注视历史建筑而忽视了这些空间的价值。是次展览会从规划和空间的管理方法两方面去探讨民众如何使用这些「泛空间」。我们会以大馆(旧中区警署建筑群)和 1881(前水警总部)作为研究案例,透过考现学(Modernology)进行分析和观察,为参加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鼓励他们反思历史建筑,以至整个城市的「泛空间」和「负空间」的重要性。

▲文物建筑之间的泛空间与负空间

11

「城」市中的人情永留


何颖仪、陈咏琳、林瑞新、黄雪莹

作品以九龙城旧区为切入点,探视人们如何运用生活智慧,善用空间,重新构想人与城市空间之互动。

多层次的光雕模型呈现九龙城区独有的建筑、生活及城市空间,如唐楼天台化身武馆,楼梯底的小空间转化为店铺,因时代需求而屹立于行人道上的庙宇等。

这些空间与生活会否随着市区重建而消失?还是仍可传承、转化或重生?团队希望通过作品带出旧社区的多元面貌,呈现其平凡中见不平凡,静谧中见活力的特点。

▲「城」市中的人情永留

12

形上城方


萧钧扬、李志峰、江柏萱

Instagram 正在重塑我们体验公共空间的方式,改变我们对实体空间的理解。「形上城方」表达社交媒体对公共空间的影响,探索虚拟和实体的距离。被称为 Instagram Pier 的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和坚尼地城海滨长廊就是被「打卡」而重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团队采集社交媒体对公共空间的印象,再结合实体模型和 3D LED 显示的数据流量密度,立体地探索实体、印象和虚拟之间的关联。

▲形上城方

13

在框 ... 之间


陈安琪、王文君

香港向来都是活力四射,变化多端的城市。她有着不同的元素,却又相互融和,百年多来情境如一却又变幻无恒,孕育着无数的可能和花火。

这个迷人城市的故事,都被参展者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不同城市肌理划分为四个部分

• 在自然和城市之间

• 在规划和自主之间

• 在坚持和忍受之间

• 在独特和多元之间

从城市地理、基建脉络、城市的隙缝之间和熙来攘往的公共空间,皆可窥探人们如何透过日常生活来定义这个城市。

▲在框 ... 之间

14

是屋也是家


香港房屋委员会

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 50 年以来,一直秉持关怀为本、顾客为本、创新为本及尽心为本的核心价值,为市民提供可负担的优质居所。

作品以 1954 年于石硖尾首个落成的第一型徙置大厦为展示层架,见证从 50 年代到现在,别具特色的公屋设计。多年以来,公屋设计既可井然有序,亦可因地制宜和地尽其用,配合不同环境和生活需要而创造出优质的居住空间,并孕育出集体回忆。

我们不仅珍惜过去,也展望未来。不断探索和检讨,继续与市民携手共建优质的家园。

▲是屋也是家

15

建筑共生于时间、空间和人之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建筑署

综观历史,建筑在融合城市肌理和不同元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0 多年来,建筑署一直以关怀的态度和行动服务社会,构建更好的社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融入社会各方面的考量,倡导持份者之间以设计思维作互动沟通,为大众提供跨代共融的公共和休憩空间,务求令每个项目都体现我们设计创新、以人为本、自然平衡的理念。

这展览展示了建筑署的六个项目,涵盖文物建筑、康乐设施和学校设计。它们连接各种元素和环境,例如「新旧」、「自然」及「用途」,展示了建筑共生概念,以达至空间、形态和功能上的和谐。

▲建筑共生于时间、空间和人之间

16

让城市前行 金钟站扩建项目


港铁公司

东铁线全长 46 公里、一共设有 16 个车站,贯穿南北。随着东铁线过海段通车,扩建的金钟站成为港铁网络中唯一的四线汇聚超级转车站。东铁线乘客到达金钟站后,可以在站台之间轻松换乘荃湾线、港岛线或南港岛线,大幅缩短出行时间。

新扩建的车站中庭上方的前夏慤花园经重新设计,转化成一个花园平台,并放置艺术品,在香港其中一个最繁忙的商业及金融中心添置一个广阔的绿化园林供公众享用。

▲让城市前行 金钟站扩建项目


主办机构、主要赞助机构、合作伙伴

南京展览的合办机构、支持单位、协办单位


主办机构

香港建筑师学会双年展基金会


主要赞助机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


合作伙伴

香港建筑师学会


赞助商

钻石赞助:华懋集团

铜赞助:协兴建筑集团


(南京展览)


合办机构

江苏省香港商会


支持单位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协办单位

中国建筑学会

金鹰商贸集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香港科学教育文化学会

英达科技集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场地赞助

金鹰世界


策展团队

 朱海山教授建筑师、张凯科建筑师、陈正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