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学及儿童活动中心

田野中的伊甸园

在上小学及儿童活动中心设计

当我们第一次站在在上村村中心广场环顾四下时,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象悖谬地并立在我们眼前:一方面,这里青山绿水,云蒸霞蔚,还有大片田野,符合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全部想象;另一方面,村中人烟稀少,仅有迟暮的老人和懵懂的儿童在闲逛,大批年轻人已经去了外面的世界闯荡。如同夕阳下的余晖,虽然美好总让人觉得短暂。

"在上村"是中国建设银行重点扶贫工作对象,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由于土地贫瘠、人口转移和产业更替等原因,经济条件逐渐落后。自2017年开始,我们有幸参与到其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试图以设计的手段对其做出改变。经过与长期驻扎在当地的扶贫干部的沟通,我们确立了"精神扶贫"的策略,将工作重心放在村中广场周边一系列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建筑的改造和重建上,以一个重新被强化的精神核心加强全村的凝聚力。

在上小学设计

在上小学的设计是一场西西弗斯式的冒险,你可能不断被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大石头砸中,跌落山底,这些石头包括观念、造价、场地,甚至是"风水"。设计的过程是一次次向目标山顶无限接近的旅程,周而复始,没有终点,其体验艰辛、曲折而有趣。(图1-3)

限制与突围

原在上小学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教学楼及教工生活楼两栋主楼及两侧环廊构成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合院布局。由于年代久远,改建前主教学楼部分已经出现结构裂缝,存在重大安全风险。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帮扶单位深圳建行决定将其列入扶贫重点工作项目。因对本事务所之前做的"在上文化广场"项目相对满意,此次设计也委托我们执行。

原教学楼照片

校方对学校重建的首要要求是:必须严格遵守原教学楼的布局,不能改变外轮廓,不能改变校门位置——这已由风水先生严格把关。中轴对称、校门居中、两边窗子整齐排列——原建筑是一栋具有强烈古典倾向、外带折衷主义表皮的古董。遵循此限定框架下的未来成果,几乎是可预见性的平庸和无聊,这是我们项目最初的原始焦虑。

正立面

侧立面

一番苦思和争取之后,我们用一种"夹带私货"的方式实现了突围的目标:教学楼的主体仍然按照原平面布局,校门居中,但在二层的西侧和首层的东侧,我们分别设置了两个大型空间——音美阶梯教室和报告厅,体量做了外凸处理,教学楼上部一侧增加了两个特色教室。如此一来,由三个点构成现代主义的非对称布局取代了布扎体系的古典范式。对于形式的执着似乎是浅层的,但我们潜意识中空间句法应当是与建筑的场所精神紧密相连的。传统的教学空间与中国长期以来的教学原则是一致的:强调空间秩序,事无巨细地管控到位,便于统一管理。而我们认为现代教学空间应当首先崇尚自由,每个个体有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最终,我们用一种"反仪式化"的方式实现了某种新的仪式感。

无边界校园

路易.康在对学校起源的追溯中写道:"没有教室,没有长廊,一位有话要说的先贤走到一棵树下,开始了他的演讲,许多人驻足过来倾听,这就是最早的学校。"这种描述暗合了我们对于理想校园的理解: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教室这种充满规训感的密闭环境中,而应该是随处可以发生的事情。

活动空间 户外座椅

活动空间 廊道

活动空间 音美教室

通常意义上的"剩余空间"被我们赋予了新的意义:报告厅下方的架空层中,我们置入了环状的阶梯圆坛,孩子们可以在此栖坐或者交谈,处于相对角落的位置使这个空间具有心理上的庇护所的体验;侧边的镂空砖长廊串联起南北两栋主楼,更是庭院的边界,作为半户外教学空间,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一些游戏或者阅读活动完全可以发生在这里。原本只作为交通的空间的楼梯间,考虑到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我们特意用外墙体和栏板形成一系列的景框,纯人工的线条使纯自然的远山和田野在画框中得以凸现。如同路易.康所说:"所有的一切诞生于不可度量(自然),所有的一切均有可度量的可能(建筑)。"

在上村是一处没有被太多城市文明浸染的方外之地,经济角度上的落后,却难得的保留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反而成为一种独特的优势。在上小学的一边紧邻大片田野,远处是起伏的群山。为了实现与自然的零距离,侧廊部分中部是敞开式的,孩子们课余和下学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