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揭晓丨八位建筑大师集群设计重塑岭南传统古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传统古村该如何找到自身发展道路,实现华丽转身?对此,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以及CBC建筑中心共同发起了"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创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的工作模式,并提出以"设计改变乡村、艺术修复乡村、文化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为途径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项目选址落地于广州市花都区港头村,这座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至今仍保留有大量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同时港头村也是恒健投资控股公司广东美丽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储备项目之一,由恒广投资公司负责开发运营。基于港头村独特的建筑和景观资源,"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邀请国内外建筑大师,在港头村进行集群设计,结合岭南特色文化,引入文创教育、艺术展览、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以满足全方位乡村体验需求。


2020年12月11日,"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集群设计终期评审会在广州成功举办。评审会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办,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CBC建筑中心承办。设计团队经过近4个月的创作和探讨,基于港头村传统建筑风格和发展前景,已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

集群设计终期评审会



本次评审会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刘顺达、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陈炎兵、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李兵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总策划人彭礼孝、中林候鸟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院长韩云峰、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陶能等多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集群设计的终期成果进行评议,推进项目高质量发展。港头村将通过此次集群设计,以点带面提升空间活力、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唤活传统村落的人文历史底蕴。


评审会现场 © 恒广投资&CBC


集群设计方案展示


集群设计邀请了国内外共8家建筑大师团队参与,包括履露斋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席建筑师承孝相团队,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青山周平团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团队,朱小地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朱小地团队,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王维仁团队,广州市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冼剑雄团队,原地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李冀团队,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建筑师肖诚团队。


居住风景

承孝相团队


© 承孝相团队


原建筑是一栋民国骑楼,长期为10个住户居住所用,因此由个体集合而形成的整体性是本建筑的要点。新的功能需求是一座在历史村落中学习传统文化的教育设施,为了尽可能利用前侧的美丽湖景,建筑内部也设计有茶座区。


设计团队认为在将个体单元组合重组为整体单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人领会原有个别空间的价值,因此整栋建筑虽服务于同一种业态,但空间构成仍要保留单元的特征,这种既尊重个体生活又能表现整体的风景,是本方案的重点,称为居住风景"Domestic Landscape"。


陋 园

青山周平团队


© 青山周平团队


场地位于港头村入口处,与拱日楼共同组成入口的标志。原建筑与周围环境隔绝,缺少与自然和人的互动,其内部空间较为封闭、阴暗。如何让"隔绝"的建筑成为古村最"好客"的场所,是本次设计的出发点。


方案引入新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使屋顶从原本的墙体上脱开,将室外空间引入到室内,封闭的场所与周围环境产生新的互动。大小、高度不一的功能盒子自然散落在建筑内,与纵横的小路一同形成了街道的质感。由此,风与阳光进入到被打开的建筑内,而人也以一种更自由的方式进入建筑,感受老房子的历史与成长。


拾 光

孙一民团队


© 孙一民团队


项目的业态是建筑教育大师工坊。作为对校内建筑教育的补充,大师工坊应以建筑本身作为一种导引:在环境层面,强调建筑气候适应性,综合考虑通风遮阳、功能视线关系,利用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成产能建筑;在营造层面,鼓励传统材料技艺与现代材料技艺在碰撞中创新,村民学生共商共建,从而推动建筑教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旨在鼓励公共交往,空间共享,提供弹性的公共空间以满足人群与活动的多样性;在运维层面,配合完善智能的管理系统"软技术"以实现高效率运维、节能与低成本运营。


映月阁

朱小地团队


© 朱小地团队


原建筑是场地中现存的一栋混凝土框架楼,是社会发展的某个时间节点与传统岭南古村生活的冲突展现。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存在,提供了一个从另一角度感知古村独特魅力的机会。
方案试图构建一个平立面转换衔接的景观折叠装置,使古村更多看不见的风景成为看得见的风景。设计意在吸纳古村层叠优美的锅耳墙屋面,映射周边优美的自然景致,重塑底部废弃的民居,将周边的能量融汇到这座原生的混凝土框架中来,再通过艺术化的建筑演绎将这种能量更强有力地向外发散。


院中园

王维仁


© 王维仁团队


项目业态为四合院客厅书屋,代表岭南村落典型的聚落肌理与建筑类型,反映传统民居在现代化过程中面对的真实生活。设计梳理中轴线上门厅、院落与厅堂的空间流畅,打开高窗引入阳光带动对流;将坍塌的厢房转为花园,联接前后侧厅的空间穿透;让以院为中心的建筑形式,同时成为流动的空间关系。


建筑利用木书架植入作为积极的建筑元素,成为外墙内层的衬里,将厅堂和两侧的三个开间结合为空间整体,原有灶台延伸成为品茶的休憩空间;入口侧的小楼,透过轻构造的玻璃钢木,成为展示接待的城市客厅;随着旋转楼梯将空间带上打开的屋面平台,眺望湖面的远山。


书屋客厅的设计严谨的尊重历史痕迹,彰显四合院的虚实与穿廊的空间关系,灰砖石瓦与椽檩的土木建构秩序,也表达了钢木玻璃的现代的转化。书屋客厅除了展现传统空间士绅的宾主礼仪,更释放了现代市民的流动与伸展,透过建筑的载体,联接过去与未来。


稻 宿

冼剑雄团队


© 冼剑雄团队


项目设计理念以传统岭南民居"三间两廊"的九宫格式布局为"原"素,由点及面,从不同层面展开构思、营造。"稻宿"的建筑形态通过提炼与创新,利用屋檐、山墙、折门、照壁为代表的构造手法,营造出天井、冷巷、内庭等空间形态。借鉴传统形制,运用现代材料与工法,迭代出富有诗意的廊桥、花墙、屋顶与门亭设计。


项目地块处于低洼的鱼塘范围,方案将建筑架高,打开空间视野,并利用洼地植入稻田形成主题景观。"稻宿"单个院落为长宽12米的正方形,整体排布错落有致,2.5米宽的冷巷贯穿其中,局部穿插稻田,田间再植入独栋客房。在稻田之上的"稻宿",让游客领略岭南传统民居的古朴之余,享受美丽乡村的逸境,回归自然。


花园雅集

李冀团队


© 李冀团队


项目位于港头村尾,定位是一处全开放的多功能休憩场所,可以有效弥补沿水一线可停留开放公共空间的不足,并与港头特色建筑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旅游线路尽端人气聚集的亮点。设计回应场地自然环境,以现代技术强化岭南传统建筑的文化印象,使港头古村文化得以延续并重获新生。其功能考虑多种活动的自由布局、灵活流动,空间景观和相邻广场及水塘风景有机结合。


透合院

肖诚团队


© 肖诚团队


原建筑为五曾公祠,经历过灾害破坏、功能变更、空间再分割。设计过程中团队进行人物访谈,分析当地村落,研究岭南传统公祠。


改造设计以现状为原点,以"层(Layers)"为概念,尽可能尊重场地与建筑的一系列历史线索,以一种透明覆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原原有祠堂空间痕迹,重新嵌入村落肌理之中,使建筑表现为一个历时性的载体。其功能将被改造为一个集展示与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空间,以期达成村落活化的目的。


评审会现场直击


11日,受邀的8家建筑大师团队依次对最终成果进行汇报,并于评审同期对集群设计成果进行展览。广州市住建局和花都区政府领导,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出席本次评审会。"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总策划人,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彭礼孝担任评审会主持人,并为到场嘉宾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标定位。


"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总策划人,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理事长,CBC建筑中心主任,《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 彭礼孝 © 恒广投资&CBC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庄惟敏 © 恒广投资&CBC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谈到,近年来城镇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改变,乡村建设不再停留于表象形式,而是进入到对深层次文化含义的追求。"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同样带来了这一层面的思考,即建筑师通过建构和改造能够为乡村解决哪些问题?他认为岭南项目能够在这种转变的大背景下进行,无论在学术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中国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刘顺达 © 恒广投资&CBC


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刘顺达高度评价了"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在探索乡村发展道路上的价值和意义,并指出项目需要做好信息主导体系效能现代化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系统理念,紧扣高质量主题,运用好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科学方法。同时他建议通过集群设计梳理出整体的设计导则,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副主席兼理事长陈炎兵 © 恒广投资&CBC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党委书记、副主席兼理事长陈炎兵认为,港头村是典型意义上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选址于港头村,对于如何践行两山理论,如何在传承中保护古村落,在保护中利用好古村落,起到了示范作用。他还强调乡村发展要产业先行,项目应加强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和产业规划的密切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 李兵弟 © 恒广投资&CBC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李兵弟强调,在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港头村,集群设计应当有完备的规划引导,不仅仅作为建筑师优秀作品的集合,更是古村未来规划的展示。他希望项目在展示高水平乡村建设方案的同时,能够提出一种乡村发展的深层次产权关系引导的创新机制。


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 恒广投资&CBC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谈到,广州大多数的城中村和老村保留完整但却废弃不使用,新村新楼建于老村旁,所以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就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路子,来回答广州应该以哪种模式与业态进行历史村落的振兴。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 陈雄 © 恒广投资&CBC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陈雄认为,"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作为广州市第一个传统村落与多种业态主题集群设计相结合的案例,对建筑学同样具有实践和示范意义。他鼓励有代表性的建筑师能够在多个方面做出突破,同时建议运营团队在现阶段能尽快和设计深入结合,探讨可持续运营的可能性。


中林候鸟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院长韩云峰 © 恒广投资&CBC


中林候鸟旅游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院长韩云峰指出,八位建筑师设计方案面对的问题虽然不同,却都不约而同地以非常谨慎的态度探讨新建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他期待项目后续能够通过同样严谨的投资、技术、继续深化以及施工,最后将大师们的美丽构想化作现实。


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陶能 © 恒广投资&CBC


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陶能认为,乡村美好的生活需要设计赋能。他以宁夏黄河宿集项目为例,提出设计和业态相互叠加可以迸发出更多力量,同时设计和业态还需要与优质的服务产品结合,并形成可持续运营,才能持久地为乡村带来振兴。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温文星 © 恒广投资&CBC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温文星在致辞中感谢各位大师团队的倾心力作,并表示"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这一独特IP正在形成,恒健控股公司将发挥国资的大平台效应,导入各类要素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将大师团队的蓝图转化为美丽乡村实践。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 赖慧芳 © 恒广投资&CBC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赖慧芳在致辞中表示,集群设计在挖掘存量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植入现代要素,通过设计将空间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重建乡村自觉和自信,用文化与创意实现了乡村的完美转身。


评审会嘉宾合影 © 恒广投资&CBC


未来,8座经过精心设计的兼具公共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建筑作品,将发挥设计与文化的辐射和吸附作用,提升古村空间价值,积累多元业态。"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将以产业为先导,以设计与文化重塑乡村文脉,挖掘岭南建筑之魂,为港头村乃至更多中国乡村发展寻找新引擎。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CBC建筑中心

学术支持:全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人民政府

支持媒体:《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